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张宇)9月5日,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洞下场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普法活动,为新入学的同学们带来“开学第一课”。

反诈防骗“第一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吗?”检察官针对学生社会经验少、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以案说法,详细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醒师生凡是接到陌生人涉及钱款的电话、短信莫要轻信,针对虚假中奖信息、网上刷单兼职、“套路贷”等高发电信网络诈骗,详细讲解骗子的诈骗话术,全面提升防范意识。
识毒禁毒“第一课”
检察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青少年涉毒主要原因、防毒技巧等,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告诫青少年要远离毒品,不好奇、不跟风,要争当禁毒志愿者,将禁毒知识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

扫黑除恶“第一课”
检察官带领大家学习《反有组织犯罪法》,并讲解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打击对象,剖析了学校中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聚众斗殴、敲诈勒索等方面的案例,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提高了中小学生对黑恶势力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教会同学们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一课”
检察官从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间的小故事为切入点,结合平时办案过程中遇到的未成年人因家庭教育缺失等出现的一些问题,详细讲解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再就办案实践中常见的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进行充分讲解,通过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再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以提醒同学们注意。随后,检察官在校园内的宣传栏中张贴了家庭教育指导宣传海报,深入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学校传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劲正能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维护民族团结与和平正义的种子。
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是加强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开展普法活动,将法治课程的普及重点向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较多的乡村倾斜,让普法更有广度、深度,用心织密关爱网,合力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责编:李翔
一审:李翔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